以“创新”为帆,驶向教学深蓝 ——我部成功举办教学创新大赛备赛经验分享沙龙

发布者:基础教学部发布时间:2025-10-21浏览次数:10


如何精准把握教学创新大赛的核心要求?如何将日常教学积累转化为赛场上的竞争力?为解答这些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助力我部教师深入理解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审规则,提升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能够在更高水平的竞赛舞台上展现风采1014日下午,我部特邀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窦可阳教授莅临,举办了一场专题教学沙龙。本次沙龙聚焦大赛核心赛道要求、材料准备要点及课程建设经验等方面。整场活动由基础教学部副主任邱鹏程主持,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基础部全体教师参加,现场研讨氛围热烈而深入。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过程中,教师普遍面临“创新点提炼不突出”“材料呈现逻辑不清晰”等问题。因此窦教授主要从比赛与日常、何以谓人文、备赛的步骤、课程在成长、实用建议等五大模块展开深度分享。



窦教授首先分析了教学比赛与日常教学的核心差异,他指出教学比赛要求将教学过程提炼为对评委更具吸引力的片段介绍,强调教学法和教学效果,而非逐字复述日常授课,而日常教学则侧重于完整的教学流程。窦教授强调在文科教学比赛中,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能否将文本、历史等人文内容,与社会思潮、国际事件或深层次的人性探讨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切记避免使用过于公式化和机械刻板的表达方式,要突出个人教学风格和课程的独特性。展示教学过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性和启发性。

在赛前准备阶段,窦教授建议参赛者需深入理解教学比赛四大模块(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重难点突破、立德树人等)的评审要点。要密切关注国家及教育部发布的教育政策和讲话,确保教学内容与国家教育战略保持一致。教学创新的“新”究竟在何处?窦教授给出了清晰的答案,创新必须根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 从“讲授”到“探究”:必须大幅减少单向灌输,设计更多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环节,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在课堂中得到真实可见的提升。积极利用AI等工具进行教学创新,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与时俱进。使其贴近国家战略导向并服务于学生未来。



整场沙龙持续近两小时,内容充实,案例生动,如同一场“及时雨”为老师廓清了迷雾。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马晓伦老师感慨:“之前我们的备赛更多是‘美好设想’,今天终于拿到了‘施工图’。特别是窦教授提供的具体方法和路径,非常具有操作性,让我们能更清醒、更扎实地走向赛场。”

邱主任最后在总结环节中指出本次教学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校教师备战更高级别的教学创新大赛提供了精准指导,更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崇尚教学、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相信以此为契机,将有更多教师投身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创新”为帆,共同驶向教育教学的“深蓝”,为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